航天、科技
载人航天
1992年9月21日提出载人航天三步走,代号“921工程”:
-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 - 目标是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 神舟一号 ~ 四号,无人验证阶段,为载人航天奠定基础
- 神舟五号,2003年,杨利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标志着第一步任务的完成。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 - 目标是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 神舟六号,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 神一到神四、神八是0人,神五是1个人,神六和神十一是2个人,其余的都是3个人
- 神舟七号,我国第一次太空漫步,即翟志刚出舱行走
-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满足航天员短期驻留
- 神舟八号,实现无人对接,首次交会对接出于安全考虑没有载人
- 神舟九号,实现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我国第一位女宇航员是刘洋
- 神舟十号,九号对接完成了,后面就要对天宫一号物尽其用,所以十号王亚平实现我国首次太空授课,通过天链中继卫星实现不中断的信号传输
- 天宫二号,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满足航天员的中期驻留
- 神舟十一号,太空驻留33天,为长期驻留空间站奠定坚实基础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完成和天宫二号的对接和推进剂补加实验
- 神舟六号,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 第三步:建造和运营大型空间站 - 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长期有人驻留的空间站,并支持大规模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
- 关键技术验证
- 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为空间站送去了大量物资
- 神舟十二号,太空驻留3个月,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天舟三号
-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 在轨建造
- 天舟四号
- 神州十四号,见证了中国空间站 “T” 字基本构型的完成
- 问天,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 梦天,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 天舟五号
- 神州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了在轨轮换,实现了中国空间站首次两个乘组 6 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 应用与发展
- 天舟六号,
- 神州十六号,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首次迎来了非专业航天员(载荷专家)进入太空
- 神州十七号,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研究
- 天舟七号,
- 神州十八号,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研究
- 神州十九号,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研究
- 关键技术验证
神舟系列
,主要是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都是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
天舟系列
,主要是货运飞船,主要用于货物补给
空间站
的名称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I被命名为问天,实验舱II被命名为梦天
- 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都是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这些空间站的部分较重,海南靠近赤道可以依靠地球自转升空),运载火箭都是长征五号 B,简称 为“胖五”
人造卫星
- 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发射,4月24日为我国的“中国航天日”
- 系列
- 北斗:导航卫星
- 风云:气象卫星
- 实践:用于科学试验,如实践十三号
- 遥感: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农作物估产
- 资源:资源管理和规划,如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
- 天链:载人航天中继卫星
- 鹊桥:探月中继卫星
- 其他 (比较有名的单颗卫星)
-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 墨子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慧眼号:观测宇宙空间中的 X 射线
- 羲和号: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 句芒号: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探测器
- 探月工程
- 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
- 嫦娥二号:绕月探测
- 嫦娥三号:第三个实现软着陆月球的国家,玉兔号月球车
-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 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属于“绕落回”的最后一步
- 嫦娥六号: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
- 火星探测
- 天问一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所带的探测器名为祝融号
- 火星是有大气层的,月亮没有大气层,所以火星的昼夜温差没有月亮大
航空器
- 战机
- 歼15:舰载机
- 歼16:多用途战机
- 歼20:隐身战机
- 大飞机
- 运-20:大型运输机
- C919:190座大型客机
- AG600:水陆两栖飞机
- 直升机
- 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
- 武直-10:专业武装直升机
- 无人机
- 翼龙
- 彩虹
潜水器
- 海斗号:无人潜水破万米
- 蛟龙号: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发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最深7062米
- 深海勇士号:关键部件大部分国产化的载人潜水器,潜水4500米
- 奋斗者号:世界最大、载人最多(3人)的载人潜水器,载人下潜破万米,双船双潜
航母
- 辽宁舰
- 常规动力
- 滑跃起飞
- 山东舰
- 常规动力
- 滑跃起飞
- 福建舰
- 常规动力
- 电磁弹射起飞
科技
- 数学
- 欧几里得(古希腊):经典几何
- 毕达哥拉斯:勾股定理
- 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
- 化学
- 波义尔:确立化学为科学
-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 拉瓦锡:氧化学说
- 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
- 物理
-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和浮力定理
- 牛顿:万有引力
- 麦克斯韦、赫兹:电磁波
- 伦琴、居里夫人:放射性
- 道尔顿、卢瑟福、玻尔、海森堡:原子核结构
- 普朗克、费曼、海森堡、薛定谔、爱因斯坦、德布 罗意:量子力学
- 生物
-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 孟德尔:遗传学
- 沃森、克里克:DNA 双螺旋结构
两级考察队
- 北极地区:黄河站、中冰北极科考站(黄中)
- 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城中昆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