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
炎帝、黄帝和蚩尤逐鹿之战舜孝感天地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建夏、禹传启家天下汤建商 鸣条之战商纣王,抚梁易柱,倒曳九牛周文王姬昌,西伯拘而演《周易》周武王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纣王鹿台自焚,建立西周姜尚
武庚之乱, 周公制礼乐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有外敌入侵,诸侯们不信,周幽王被杀,其子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春秋五霸- 齐桓公 姜子牙后裔
管仲管仲相齐、尊王攘夷、老马识途、管鲍之交、首次提出盐铁官营曹刿论战,长勺之战
- 晋文公 城濮之战
- 楚庄王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 孙叔敖
- 吴王阖闾 儿子夫差
伍子胥一夜白发、倒行逆施、年糕
-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范蠡兔死狗烹、商圣、西施文种和范蠡一起助力勾践灭掉吴国
- 秦穆公
- 百里奚:五羖大夫
- 宋襄公
- 齐桓公 姜子牙后裔
-
春秋进入战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三家分晋(赵、魏、韩)、田氏代齐(田氏取代姜子牙的后代成为齐国的诸侯),齐国为齐鲁在山东一带,楚国为荆楚之地,在湖北一带,燕国为燕京之地,在北京一带,秦在陕西咸阳一带,赵、魏、韩三家分晋国,晋国在山西一带,速记赵薇憨。 战国七雄- 齐国
- 齐威王
孙膑、庞涓孙庞斗智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田忌赛马邹忌讽齐王纳谏
- 齐威王
- 楚国
- 燕国
- 韩国
- 赵国
- 赵惠文王
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平原君毛遂自荐
- 赵惠文王
- 魏国
- 秦国
- 秦孝公(嬴渠梁)
商鞅变法
- 秦惠文王(嬴驷)
苏秦、张仪秦国张仪的连横,秦楚两个强国合作灭掉其余小国,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提合纵,联系除秦国外的其他国打秦国、苏秦的前倨后恭、“刺股”指苏秦,“悬梁”指东汉的孙敬
- 秦昭襄王(嬴稷)
白起长平之战、战神范睢睚眦必报、远交近攻、固干削枝
- 嬴政 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
吕不韦一字千金荆轲图穷匕见
- 秦孝公(嬴渠梁)
- 齐国
项羽破釜沉舟、力能扛鼎、四面楚歌刘邦约法三章、建西汉萧何萧规曹随张良博浪沙刺秦、孺子可教韩信一饭千金、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多多益善、暗度陈仓
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刘彻 巫蛊之祸、金屋藏娇卫青、霍去病马邑之谋、封狼居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桑弘羊盐铁官营主父偃推恩令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史记》
刘秀昆阳之战、建东汉、光武中兴马援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孙敬头悬梁
曹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奸雄”、望梅止渴曹丕建魏刘备三顾茅庐、建蜀汉关羽斩颜良、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诸葛亮鞠躬尽瘁、平孟获、北伐、八阵图
刘禅乐不思蜀孙权建吴周瑜赤壁之战、羽扇纶巾吕蒙刮目相看陆逊火烧连营
司马炎建西晋,司马炎死后,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西晋就灭亡了。司马睿建东晋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谢安晋朝中后期 淝水之战、东山再起
- 北朝北魏
孝文帝改革,主要特征是汉化,加强了民族的融合,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 南北朝
郦道元水经注
杨坚建隋、开皇之治杨广开科举、修运河李渊建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薛仁贵灭高句丽、大破突厥、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瞒天过海玄奘西行印度、大唐西域记
武则天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举行殿试、开创武举、无字碑狄仁杰桃李满天下
李隆基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
赵匡胤建北宋、黄袍加身:赵匡胤“陈桥兵变”,属下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他推辞了几下接受后,就当了皇帝、杯酒释兵权赵光义烛影斧声、开卷有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 北宋
包拯笑比河清范仲淹庆历新政,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官府给百姓借贷,是为了减少民间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司马光《资治通鉴》
赵构建南宋岳飞南宋初期赵构年间的,抗金、精忠报国、直捣黄龙文天祥南宋末期,抗击蒙古、过零丁洋
忽必烈建元,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其孙忽必烈建立大元,行省制,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朱元璋建明,南京朱棣靖难之役解缙永乐大典郑和15 世纪初,七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比哥伦布早近百年,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于谦北京保卫战
嘉靖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戚继光抗倭
努尔哈赤建后金皇太极改大清康熙郑成功收复台湾李自成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纪昀《四库全书》
都城
- 夏: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
- 商:殷(今河南安阳,著名的殷墟)
- 西周:初期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后期又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都城固定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 秦朝: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 汉朝:
-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
- 东汉: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 三国时期:魏(许昌、洛阳)、蜀(成都)、吴(南京)
- 晋朝:
- 西晋以洛阳为都
- 东晋则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 南北朝:多个政权并立,北方的都城有洛阳、长安等;南方以建康(南京)为主要都城
- 隋:长安(今陕西西安)
- 唐:前期均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中后期又以洛阳为东都
-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等多以洛阳或开封(今河南开封)为都
- 宋朝:
- 北宋以东京开封府为都
- 南宋则偏安江南,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行在所(实际意义上的都城)
- 元朝:大都(今北京)
-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 清朝:延续明朝,定都北京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